1. <li id="r2fzy"><acronym id="r2fzy"></acronym></li>
        <tbody id="r2fzy"></tbody>
      2. <button id="r2fzy"></button>
        <rp id="r2fzy"><acronym id="r2fzy"><u id="r2fzy"></u></acronym></rp>
        政府文件
        索引號: 信息來源:
        失效時間: 公開形式:
        發布時間: 2023-08-23 成文時間: 2023-08-23
        獲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編制縣級2024-2026年財政規劃及 2024年部門預算的通知
        來源: 發布時間: 2023-08-23

        獲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編制縣級2024-2026年財政規劃及

        2024年部門預算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西工區)管委會,縣政府各部門:

        為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持續提升中期財政規劃編制質量,增強規劃對年度預算的約束和指導作用,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及實施條例、《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豫政〔2022〕16號)、《河南省預算審查監督條例》和零基預算管理改革等有關規定,結合我縣實際,經縣政府同意,現就編制縣級部門2024-2026年財政規劃和2024年部門預算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二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錨定“兩個確?!?、實施“十大戰略”,深入貫徹落實縣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培育壯大“三大產業”,全力實施“三大行動”,構筑完善“三大保障”,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獲嘉。持續推進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堅持“緊日子?;?、調結構保戰略”,加大財政資源統籌,持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強化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將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作為預算支出安排的基本方針;堅持預算法定,落實部門和單位預算管理主體責任,強化約束和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和支出使用效果;扎實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應用,推動部門預算管理規范透明、約束有力、講求績效;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保障財政可持續和地方債務風險可控,為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深入貫徹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豫政〔2022〕16號)、《新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市級財政管理硬化預算約束的通知》(新政辦〔2021〕68號)和《新鄉市推進市級部門支出零基預算改革方案》(新財預〔2021〕147號)、《中共獲嘉縣縣委辦公室 獲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中共新鄉市委辦公室 新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落實勤儉節約堅持過緊日子要求嚴格財政支出管理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的通知》等各項要求,按照“對標對表、聚焦問題、科學規范、注重實效”的思路,圍繞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重點在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加大財政資源統籌力度、堅持黨政機關過緊日子、推動預算績效管理提質增效、夯實預算基礎管理等方面進一步加強管理,提高年度預算安排的科學性、前瞻性和有效性,促進積極的財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精準、可持續。

        二、重點工作

        (一)持續推進預算管理制度改革

        1. 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一是加強重大決策部署財力保障。將落實中央、省、市和縣工作安排作為預算安排的首要任務,完善大事要事保障清單,著力保障重大戰略、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任務資金需求。二是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預算安排要做到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各部門申報預算時要區分支出事項輕重緩急,合理確定保障重點和保障順序,堅持“三?!敝С鲈诟黜椫С鲋械膬炏软樞?;持續優化不同特定目標類項目資金之間以及同一資金內部不同使用方向之間的競爭分配機制,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提升資金使用效益。在對各項轉移支付充分評估論證的基礎上,調整優化轉移支付結構,從嚴從緊控制補助引導類轉移支付。三是持續推進標準體系建設。嚴格執行出臺的辦公用房裝修及維修改造等預算支出標準,強化預算支出標準應用,將預算支出標準作為預算編制的基本依據,不得超標準編制預算。加強標準動態監控和定期評估,提高支出范圍和標準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加快推進項目要素、項目文本、績效指標等標準化、規范化。四是合理測算安排基金收支。結合近幾年縣域土地交易量和土地出讓金實際完成情況,合理測算政府性基金收入,嚴格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則,優先保障城市運轉、還本付息等剛性支出。確需安排的項目類支出,通過調整預算、年中追加和納入以后年度財政規劃等方式予以統籌解決。

        2. 加大財政資源統籌力度。一是加大資金統籌整合。加強本級預算和上級補助資金統籌,將調入資金、地方政府債券收入、存量資金資產等全部納入政府預算范圍,加強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痤A算四本預算的銜接,加大預算統籌力度,減少交叉重復安排;統籌配置政府債券資金,優先安排用于經濟社會效益好的資本性支出項目。二是規范部門(單位)收入管理。各部門按規定將本級預算和上級補助資金、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其他收入等各類收入在部門和單位預算中反映,未納入預算的收入不得安排支出。對部門非財政撥款收入實行綜合預算管理,依據輕重緩急統籌安排各項支出,參照財政撥款資金進行預算執行管理;鼓勵支持部門管好用好非財政撥款資金,通過下級單位上繳、上級補助下級等方式,在部門所屬事業單位之間統籌調配非財政撥款資金,非財政撥款收入能夠滿足支出需要時,原則上不再申請財政撥款。三是加大支出預算統籌力度。對政策目標相近、資金投向類同、管理方式相近的上級轉移支付和本級項目,加大統籌使用力度,原則上按一個項目、一個辦法進行管理。推進同一領域有關支出的整合歸并,原則上同一領域只保留一個項目,由一個部門進行管理。各部門代擬地方性法規、規章或起草規范性文件,涉及財政支出事項的,對未經法定程序列入預算的支出項目,不應列明具體金額。四是強化存量資源統籌。優化新增資產配置機制,嚴格執行資產配置計劃,新增資產配置要與資產存量掛鉤,以存量制約增量,以增量調整存量;資本性支出應當形成資產并予以全程登記,修繕性支出要對應到相應固定資產,積極盤活存量資產,加強資產共享共用,防止資產閑置浪費。五是縣財政和主管部門直接監管企業上年凈利潤原則上按不低于30%上繳財政;縣財政和主管部門履行出資人職責應分享的股利、股息收入、產權轉讓收入和清算收入等全部上繳財政。

        3. 堅持黨政機關過緊日子。一是從嚴從緊編制部門預算。始終堅持嚴和緊的主基調不放松,將過緊日子作為部門預算管理長期堅持的基本方針,堅持節儉辦一切事業。努力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嚴格新增資產配置管理,嚴控樓堂館所建設。下大力氣優化支出結構,持續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節省資金用于重大戰略、重大改革和重點領域。二是嚴格一般性支出預算編制。經常性項目支出預算將根據部門三定方案規定的職能職責、以前年度預算執行情況、預算年度工作任務目標等統籌現有經常性項目資金規模予以保障,原則上實行零增長。準確完整編制“三公”經費預算,嚴格“三公”經費管理約束,部門“三公”經費支出預算總規模只減不增,預算執行中加強統籌規劃和總量控制,部門所屬單位如需增加“三公”經費預算,原則上通過內部調劑解決;嚴禁在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等其他科目隱匿列支的方式,超預算列支“三公”經費。堅決取消無實質內容的各類公務活動,努力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嚴控辦公費、印刷費、會議費、培訓費、委托業務費、課題研究及規劃編制費、慶典論壇展會活動等經費支出。推行機關事業單位無紙化辦公,倡導辦公用品共享共用,節約辦公用水用電用能,統籌整合各類差旅活動,加強各類會議培訓統籌管理,嚴控線下培訓數量,落實培訓對象下訓一級要求,除貫徹上級工作部署、推動重大改革以外,非必要的培訓要嚴控。研究推動通過市場化方式舉辦展會、招商引資活動等,通過有效措施提升活動的市場化專業化運作水平,促進財政資金集約高效使用。三是加強資產工程管理。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嚴格按照批復的投資規模和內容建設,不得隨意調增概算;除不可抗力等因素外,調增概算所需資金優先通過統籌部門預算資金解決;研究推行政府投資工程集中統一代建制,發揮專業優勢,降低管理成本;部門維持正常運轉的辦公場所修繕經費一律通過統籌部門預算解決,不再追加預算。加強電子政務項目的統一規劃、聯通共享、集約整合,科學合理確定項目建設規模和內容,加強項目統籌整合,避免重復建設,嚴控數據大屏、演示指揮系統等用戶少、績效低的電子政務項目建設。四是加大閑置資產調劑使用力度。已到更新年限但仍能正常使用的固定資產,不得提前進行報廢處置。強化跨部門協作,以科研大儀器共享為突破口,推動房產、車輛、大型儀器等重要資產的共享共用。加強救災物資、設備設施等橫向縱向統籌管理,充分共享共用既有設備設施,防止重復購買造成資源浪費。

        4. 推動預算績效管理提質增效。一是強化財政政策績效管理。將落實中央、省、市和縣重大決策部署作為預算績效管理重點,加強財政政策評估評價,增強政策可行性和財政可持續性。推進運用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研究開展預算安排事前績效評估,出臺增加財政支出的重大政策或實施重大政府投資項目前,應當全面評估財政承受能力和項目預期績效,未通過評估的不得安排預算。二是持續深化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進一步完善績效目標、績效監控、績效評價及結果應用等工作機制,加快推進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切實節約行政成本、硬化責任約束,真正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三是加強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將績效評價結果與完善政策、調整預算安排有機銜接,對低效無效資金進行削減或取消,對沉淀資金按規定收回并統籌安排,及時廢止或調整影響市場公平競爭的政策及低效無效政策。

        (二)切實完善財政規劃管理制度

        1. 提升規劃編制質量。一是加強跨年度預算平衡。強化中期財政規劃對年度預算的約束和指導作用,對各類合規確定的中長期支出事項和跨年度項目,根據預算管理等要求,將全生命周期內對財政支出的影響納入中期財政規劃。二是突出規劃導向作用。各部門制定行業規劃和重大政策性文件,凡涉及財政政策和資金支持的,要充分考慮政府中長期支出事項對財政可持續性的影響,在提交縣委、縣政府批準前應征求財政部門意見,按規定進行財政承受能力評估,確保資金能夠落實;評估認定不具備實施條件或存在風險隱患的不得安排預算。三是提高預算管理一體化科學水平。各部門各單位要規范使用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嚴格遵守執行國家安全保密制度,加強信息定密、數據安全和用戶權限管理,嚴禁錄入高于系統密級的信息,防止不同網路交叉混用。加強預算數據分析應用,用好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基礎信息庫、支出標準庫、預算項目庫,全面掌握預算收支、預算執行和會計核算等信息,更好統籌部門預算資源,增強預算管理能力。四是落實人大預算審查監督重點改革要求。各部門在編制年度預算時,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和縣關于人大預算審查監督重點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的決策部署,重點做好充分聽取人大意見建議、配合人大開展專題審議、落實人大預算決算決議、支持推進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等工作,積極加強與市人大有關方面的溝通,進一步增強接受人大監督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充分聽取和吸收人大代表意見建議,不斷改進預算管理,提高預算編制質量。在接受縣人大審查部門預決算時,要按照《河南省預算審查監督條例》等規定,重點報告預決算編制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規定、預算安排與部門職責銜接、項目庫建設、資金結轉結余、預算執行、預算績效管理、政府債務管理制度落實、預算公開等情況。

        2. 規范部門預算編制管理。一是完善預算編制流程。各部門“一上”階段要報送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全部支出預算建議,如人員、編制等涉及基本支出預算的信息后期有變化,可在“二上”階段再修改完善;完善單位年度收入預算錄入表,逐資金性質填報年度收入預算建議和預計財政撥款預算、非財政撥款預算結轉結余等收入情況。預算單位范圍涵蓋部門本級及所屬各類單位,不僅包括與財政有撥款關系的單位,也包括部門所屬不用財政撥款、完全用單位資金安排預算的單位。二是完善預算安排銜接機制。強化預算安排同執行、評審、審計、績效的掛鉤機制,對特定目標類項目執行進度慢、評審審減率較高、存在屢查屢犯審計問題的部門,按一定比例壓減其項目支出預算;尤其對年初預算細化率連年偏低的資金,將予以適當壓減或調整。改進轉移支付預算編制,嚴格按照上級提前下達數如實編制預算,各部門要對上級轉移支付資金及時提出分配意見,用于縣級部門支出的應足額編入相應部門預算。三是強化預算管理主體責任。各部門對其預算完整性、規范性、真實性以及執行結果負責,各部門預算草案在報財政部門前,要先報經本部門黨組(黨委)審議;各部門要統籌各類資金資產,結合本部門非財政撥款收入情況統籌申請預算,保障合理支出需求;優化支出結構,將年度部門急需和重點支出足額編入年初部門預算,不留硬性支出缺口;凡年初應編未編入部門預算的支出,預算執行中原則上不再追加,切實提高年初預算編制質量;除應急、救災等特殊事項外,部門不得代編應由所屬單位實施的項目預算。除中央、省、市和縣統一要求以及共同財政事權地方應負擔部分外,各部門不得要求下級配套或以達標評比、考核評價等名目變相出臺配套政策;出臺政策時要考慮財政承受能力,按規定程序進行財政承受能力評估。四是據實編列基本支出預算。人員經費支出預算以組織、編制、人社等部門批準的人員工資信息和縣級預算支出標準據實核定,隨工資增加的影子工資預算嚴格按相關政策規定的計提口徑和比例(標準)核定。公用經費綜合定額預算以編制數為基礎核定;公用經費分項定額嚴格按基礎對象數量和預算編制標準核定,其中:車輛運維費預算嚴格按照編制內實有車輛數量和車輛運維費預算標準核定。五是單獨編列編外人員預算。各部門(單位)編外人員經費按現有編外人數及工資支出單獨編列至運轉類項目,不得在工作經費、辦公經費等其他項目中列支編外人員經費;對不按要求編列及支出的,相應核減項目預算。編外人員經費不得超上年規模。六是提高年初預算到位率。各部門要按要求對特定目標類項目資金進行細化,轉移支付資金要細化到具體項目和鄉鎮,縣級部門支出要細化到具體實施單位和項目,待分資金規模原則上不超過該項目預算規模的10%。申請納入2024年預算的特定目標類項目,部門要按要求在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細化到位并同步報送紙質細化結果,未報送紙質細化結果的原則上不得納入預算。已細化到鄉鎮的轉移支付資金,有關部門要配合縣財政連同上級提前下達資金于2023年12月底前完成提前下達工作。七是規范政府采購預算、政府購買服務預算和資產配置預算編制。各單位要按照政府采購法律法規的規定,嚴格審核政府采購項目,對照《河南省政府采購目錄及限額標準》,將目錄范圍內的支出全部編列政府采購預算;涉及跨年度的政府采購項目可按項目規劃控制數一次招投標、分次支付,按項目進度將相應年度支出編入財政支出規劃;應當統籌制定本部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的具體方案,預留政府采購份額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并在年度政府采購預算中列示。各部門各單位編制政府購買服務預算時,要按照政府購買服務政策規定準確識別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對是否涉及政府購買服務進行標識,涉及政府購買服務的,要錄入政府購買服務信息。凡是預算支出形成資產的,均應編制資產配置相關預算,未編列資產配置相關預算的新增資產購置事項,不得組織實施和進行資金支付。

        3. 健全存量資金管理。一是加強結轉結余資金管理。落實預算法實施條例有關規定,嚴格執行縣級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各項政策規定,凈結余資金和逾期未使用完畢的結轉資金一律收回,運轉類支出不予結轉;上級特定目標類項目資金原則上只可結轉至次年6月底。二是加強政府性投資基金管理。對政府投資基金進行逐一排查,基金績效達不到預期效果、投資進度緩慢或資金長期閑置的,財政出資應按照章程(協議)擇機退出?;鹞窗凑占s定時間完成設立、開展業務,或募集社會資本低于約定下限的,財政出資可提前退出。

        4. 強化預算執行管理。一是加快資金分配下達。按照預算法要求,縣級接到上級轉移支付資金后要在30日內分配下達;縣級安排的對下級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要分別在縣人代會批準年度預算后30日和60日內分配下達。二是嚴格預算約束管理。年度預算執行中,因工作任務增加或調整需新增支出的,統籌年初預算、上級補助、上年結轉資金和單位原有賬戶存量資金解決。凡部門預算執行進度未達到序時進度或有超期未分配下達資金的,縣財政原則上不辦理部門提出的資金追加申請。預算追加資金當年應支出完畢,年底前未支出的原則上不辦理結轉,以后年度也不再重新安排。三是切實加快部門結轉預算執行。各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快結轉資金支付進度,上年部門結轉資金要于6月底前支付完畢,逾期未支付的,縣財政將收回統籌用于亟需的關鍵領域;不需再使用的資金,單位應告知縣財政統一收回。

        5. 加強財政監督管理。一是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有關要求,著力構建“各級財政部門主責監督、有關部門依責監督、各單位內部監督、相關中介機構執業監督、行業協會自律監督”的“五位一體”財會監督體系,逐步建立各類監督主體橫向協同,各級政府縱向聯動,財會監督與其他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的工作機制,健全財會監督法律制度。二是有關部門要依法依規強化對主管、監管行業系統和單位財會監督工作的督促指導。加強對所屬單位的預算執行的監督,強化預算約束。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對政府采購活動、資產評估行業的監督,提高政府采購資金使用效益,推動資產評估行業高質量發展。加強對歸口財務管理單位財務活動的指導和監督,嚴格財務管理。三是各單位要加強對本單位經濟業務、財務管理、會計行為的日常監督。各單位要結合自身實際建立權責清晰、約束有力的內部財會監督機制和內部控制體系,明確內部監督的主體、范圍、程序、權責等,落實單位內部財會監督主體責任。各單位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財會監督工作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財會工作和財會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各單位要明確承擔財會監督職責的機構或人員,負責本單位經濟業務、財會行為和會計資料的日常監督檢查。四是運用相關監督結果改進預算編制。各部門要結合2023年財政部組織開展的財會監督專項行動、預算執行監督專項行動、預算執行和部門決算審核發現的問題,加強結果利用,落實整改要求,提高預算編制質量。認真落實預算管理主體責任,加強對下屬單位的管理和指導,2024年預算編制中發生通過虛報人數等方式冒領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多頭申請或重復申報同一項目套取財政資金等問題,要加大懲戒力度,嚴肅財經紀律。

        6. 完善預算項目管理。一是健全項目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以預算一體化系統為載體,貫穿前期謀劃、項目儲備、預算編制、項目實施、項目調整、項目終止等環節,覆蓋部門預算管理全過程,實現順向可控、逆向可追溯。將項目作為部門和單位預算管理的基本單元,部門預算支出事項全部以項目形式納入項目庫,未納入項目庫及項目要素不完整、內容不翔實的項目,一律不得安排預算。二是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科學合理謀劃支出政策,各部門、各單位應當在項目儲備入庫前,完成可行性研究論證、制定具體實施計劃等前期準備工作,對新出臺的重大政策、項目,按規定開展財政承受能力評估和事前績效評估。對多年實施的項目根據項目進度分年度滾動安排,合理確定項目分年支出計劃,統籌編制三年支出規劃建議,強化支出規劃對年度預算的約束,促進跨年度預算平衡。三是各部門要嚴格項目支出審核,根據項目支出用途和范圍,完善項目支出分類,優先安排基本民生項目、人員類項目等“三?!敝С鲰椖?,筑牢兜實“三?!钡拙€,不留硬缺口。各部門按照輕重緩急原則,結合事前績效評估、績效目標管理和項目成熟度等情況,對項目進行排序,重要的項目適當靠前,非剛性、非重點的項目適當靠后。四是部門申報的項目必須有充分的立項依據、具體的支出內容、詳細的支出計劃、合理的績效目標、成熟的實施方案,不具備條件之一的不得進入財政項目庫,確保預算一經批復即可執行。除新增落實中央、省、市和縣重大決策部署外,部門2024年預算和2025年財政規劃建議的項目支出(不含人員類項目和運轉類項目公用經費)總額不得超過原對應年度規劃控制數的120%,2026年項目支出建議總額不得超過2025年。

        (三)防范財政運行風險隱患

        1. 加強政府債券管理。各部門要加快債券資金使用進度,充分發揮政府債券穩投資、擴內需、補短板的積極作用,做好專項債券還本付息付費預算編制工作。各部門要根據以前年度使用政府債券情況,結合專項債券資金申請計劃,合理預估2024年付息及服務費、發行費、登記托管費等費用,同2024年應還本金一起足額列入部門預算。預算執行中將專項債券項目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專項收入及時足額繳入國庫,保障專項債券本息償付,防范地方政府債券兌付風險。項目主管部門和單位未按既定方案落實專項債券還本付息資金的,財政部門將通過扣減其他相關預算資金償債。加強專項債券項目儲備,編制預算時要全面梳理預算年度擬使用專項債券的項目,試行將條件成熟的項目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提出申請,按要求報縣財政局審核,通過審核的項目將納入縣財政局新增專項債券項目儲備庫管理,縣財政原則上從入庫項目中篩選合適項目予以安排;凡年初未納入專項債券項目儲備庫的項目,預算執行中原則上不再另行考慮安排。各部門要及時更新財政部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系統相關數據,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嚴格落實財政部信息公開相關要求,做好政府債務信息公開各項工作。

        2. 防范化解隱性債務風險。各部門要嚴格執行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統計監測工作方案,按時在財政部隱性債務統計監測系統中如實填報有關信息,認真梳理報送隱性債務問題線索,提前掌握和處置苗頭性、趨勢性問題。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嚴堵違法違規舉債“后門”,嚴禁借道融資平臺公司或以政府投資基金、PPP項目等名義違法違規或變相舉債。各部門強化項目合法合規性審核,從嚴控制政府購買履職所需輔助性服務項目,嚴禁變相用工和增加政府債務。穩妥有序化解隱性債務存量,有關部門要采取針對性措施,確保按要求完成隱性債務化解計劃。強化政府債務考核問責,將債務風險水平和防范化解債務風險情況納入對有關單位和領導干部考核體系,引導有關單位切實加強債務風險防控,對違法違規舉債融資行為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處理。

        三、資料報送要求

        編制縣級2024-2026年財政規劃和2024年部門預算各部門需兩次上報資料:一是8月31日前部門向縣財政局報送規劃期收支情況,具體包括:(1)財政規劃編報說明;(2)2024-2026年收支規劃建議表;(3)基本支出編制依據(包括2023年 月份人員工資發放情況表、機構人員編制變化批文、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標準批文、文明單位依據文件等);(4)2024年部門預算“一上”草案。二是11月10日前各部門向縣財政報送修改完善后的2024-2026年部門財政規劃建議,包括:(1)修改完善后的財政規劃編報說明(包括部門規劃期預期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分年度工作計劃、規劃期分年度收支安排建議、非稅收入預計征收計劃等);(2)修改完善后的2024-2026年收支規劃建議表;(3)2024年部門預算“二上”草案;(4)納入2024年預算特定目標類項目細化結果。請各部門統籌安排,加強組織協調,按照規定時間報送相關資料,確保規劃編制工作順利開展。

        實施中期財政規劃管理,是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和縣決策部署,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重要舉措。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編制中期財政規劃的重要意義,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制度機制,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圓滿完成編制工作,為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提供堅實的財力保障。

         

        附件:1. 縣級部門2024-2026年財政規劃和2024年部門預算編報程序要求

        2. XX部門2024-2026年財政規劃和2024年部門預算編報說明

        3. 縣級2024-2026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規劃2024年預算編制說明

         

                                           2023年8月23日


        附件1

         

        縣級部門2024-2026年財政規劃和2024年

        部門預算編報程序要求

         

        一、編報步驟

        (一)評估調整2023-2025年規劃項目支出。一是評估論證列入2023年預算的特定目標類項目。由各部門組織所屬單位對原列入2023年預算的特定目標類項目,結合實施條件、執行進度等提出評估調整意見;縣財政在縣級年度預算支出總額不變的基礎上,對2023年預算已安排但當年難以實施的項目,取消或調整納入以后年度規劃,騰出資金安排2023年預算執行中新增硬性支出,或已具備納入年度預算條件的2024、2025年規劃項目。二是按照年度預算準入條件評估調整2024年規劃特定目標類項目。由各部門按照年度預算準入條件對規劃控制數內已告知部門的重點特定目標類項目(包括縣財政代管特定目標類項目,下同)和部門在規劃控制數內已分解的特定目標類項目,從立項依據、預期績效、與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契合度、實施條件等方面進行評審論證,核實原安排資金是否保留、調整;對不具備納入年度預算條件但具備納入財政規劃條件的特定目標類項目,可納入以后年度財政規劃;對不具備納入財政規劃的特定目標類項目,要予以取消或納入備選項目;對未分解到項目的規劃控制數,要按年度預算準入條件分解到具體項目。同時,部門要梳理需新增納入2024年預算的特定目標類項目,申請新增項目需按要求提供支出績效目標和事前評估報告,且必須先細化到執行單位和項目。三是按照財政規劃準入條件評估調整2025年規劃特定目標類項目。由各部門按照財政規劃準入條件及新形勢、新變化,對納入2025年規劃的特定目標類項目逐項進行評估,核實是否需保留、調整;具備納入預算條件的,可提前至2023年或2024年安排;需繼續納入2025年規劃的特定目標類項目,要根據政策變化、實施條件等重新審視項目分年度規劃金額等是否需調整;上述所有調整事項需提供調整依據、理由和調整建議。同時,梳理需新增納入2025年規劃的特定目標類項目,并按要求提供支出績效目標和事前評估報告。四是調整完善運轉類項目支出規劃。部門在2024年運轉類項目支出規劃基礎上,研究提出2024年預算安排建議,建議總額原則上不得超過規劃控制數,新增支出優先通過調整支出結構解決;在部門建議的基礎上,縣財政將統籌研究確定部門2024年預算運轉類項目支出總額,部門在核定規模內統籌安排具體項目。除有期限要求的項目外,2025年運轉類項目支出規劃總額暫按2023年預算數編列。

        (二)細化納入2024年預算特定目標類項目。除應急救災、縣級預備費、中央、省、市和縣有特殊要求的特定目標類項目外,其余特定目標類項目原則上要全部細化到具體項目或鄉鎮,其中:(1)因素法切塊分配的特定目標類項目。由部門按照資金管理辦法要求,確定相應分配因素和權重,對鄉鎮轉移支付細化到具體鄉鎮,對縣級部門支出細化到具體執行單位和項目。(2)項目法分配的特定目標類項目。各部門要提前啟動預算細化準備工作,對于實行項目評審的特定目標類項目資金,2023年要提前評審2024年預算安排項目;對于采取貼息補助、以獎代補、據實結算、以收定支等管理方式的特定目標類項目,如2024年無法在《預算法》規定時限內分配下達的,要將相應資金調整列入2025年規劃安排,采取“上打下”方式細化資金,也可采取先預撥后清算方式進行細化??h級自行確定安排的特定目標類項目,部門要提前開展項目評審準備工作。與上級配套的特定目標類項目,當前分配辦法已確定的,直接細化到具體單位;分配辦法暫未明確的以及需報上級批復的特定目標類項目,按上年相同或同類項目分配辦法細化到位,如有變化再調整。(3)競爭性分配的特定目標類項目。各部門要及時研究制定競爭分配方案,2023年組織開展競爭申報和評審,提前確定2024年預算具體支出項目。

        (三)調整完善2024-2026年收入規劃。一是評估調整2024、2025年收入計劃。部門根據經濟社會形勢變化情況調整原非稅收入征收計劃,補充增加專戶管理的教育收費、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等非財政性資金2024年收入征收計劃;縣財政根據經濟運行情況以及中央、省、市和縣政策調整情況,結合部門調整后的非稅收入征收計劃,預測縣本級收入、上級轉移支付、鄉鎮上解收入等,重新測算評估原2024、2025年縣級收入計劃的合理性,提出調整完善意見,形成2024年收入預算和2025年收入規劃。二是增加2026年收入規劃。部門根據2024、2025年非稅收入預計征收情況等,研究提出2026年分項目非稅收入征收安排建議;縣財政按照調整后的2024、2025年收入規劃測算基礎和口徑,結合對2026年經濟發展形勢的預判、國家預計補助政策、稅收征管政策,以及部門預計非稅收入情況等,研究提出2026年縣級收入規劃安排建議。

        (四)完善形成2024-2026年支出規劃。一是補充增加2026年項目支出規劃。部門在評估調整2024、2025年特定目標類項目規劃基礎上,收集涉及2026年規劃政策,圍繞中央、省、市和縣決策部署及部門預期發展目標、重點任務等,結合部門職能定位,依據規劃準入條件研究提出2026年規劃應保障項目安排建議,形成2024-2026年特定目標類項目規劃;除有期限要求的項目外,2026年運轉類項目支出中經常性支出規劃數額暫按2024年數額編列。二是完善2024-2026年基本支出規劃。部門依據8月份基礎信息調整完善形成2024年基本支出預算建議;2025、2026年基本支出規劃(由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自動生成相關數據,部門不需填報)暫按2024年預算數編列。三是充實部門財政規劃相關內容。部門要根據預計的2024年非財政性資金收入計劃編列相應支出預算。同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及政策變化情況、中央、省、市和縣決策部署、部門職能定位等,在分析總結現行規劃政策實施情況的基礎上,滾動調整部門2024-2026年預期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分年度工作計劃、資金安排建議等。

        二、編報程序

        (一)前期準備階段(6月底前)??h財政局會同有關部門收集規劃期經濟形勢分析預測信息、上級中期財政規劃及部門三年滾動財政規劃等,結合上一規劃期編制情況,研究提出縣級2024-2026年財政規劃編制目標任務、原則、重點和要求,下發預算編制通知。各部門收集規劃期內中央、省、市和縣批準實施的規劃和政策,圍繞中央、省、市和縣重大戰略部署,明確規劃期部門發展目標、投入重點和預期績效,研究制定本部門編制方案。

        (二)部門申報預算階段(“一上”階段、7月-8月底)。各部門評估調整2024-2025年規劃特定目標類項目,調整規劃期運轉類項目安排,增加2026年特定目標類項目規劃,對擬列入2024年預算的特定目標類項目進行初步細化等工作。各部門組織下屬單位按照要求編制收入預算建議以及人員類項目、運轉類項目和特定目標類項目支出預算建議,在匯總審核的基礎上,按照財政部門有關編制要求及項目輕重緩急排序,研究提出本部門收支規劃安排建議,形成部門2024年“一上”預算草案和2025、2026年收支規劃安排意見,經部門主要負責人簽字蓋章后于8月31日前報縣財政局。

        (三)財政審核下達預算控制數階段(“一下”階段、9月-10月上旬)??h財政局會同稅務等部門測算規劃期內分年度縣級可用財力,圍繞中央、省、市和縣重大決策部署,根據部門提出的分年度規劃建議和2024年部門預算建議,結合縣級財力狀況、項目輕重緩急及實施條件,匯總平衡提出三年財政規劃安排初步建議及2024年分部門預算控制數??h財政局向部門下達2024年預算控制數和2025、2026年部門規劃控制數及重點項目安排意見。

        (四)部門修改完善預算階段(“二上”階段、10月中旬-11月上旬)。各部門根據財政部門通知的控制數和重點項目安排建議,依據縣委、縣政府確定的年度工作重點,對三年規劃及部門預算草案再次進行修改完善,形成2024-2026年部門規劃安排建議和2024年部門“二上”預算草案,經本部門黨組(黨委)審議后于11月10日前報縣財政局審核匯總。

        (五)預算審查批準批復階段(“二下”階段、11月中旬-次年2月)??h財政局根據規劃期內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上級中期財政規劃和跨年度預算平衡需要等,再次修改完善縣級2024-2026年財政規劃及2024年縣級預算草案,提交縣政府審議。經縣政府審議通過后,將2024年縣級預算草案按程序報縣委審議、縣人大會審查批準??h人大會審查批準后,縣財政局在規定時間內批復縣直各部門預算,同時告知各部門2024-2026年收支規劃控制數和重點項目支出分年度安排情況。

         

        附件2

         

        XX部門2024-2026年財政規劃和2024年部門預算編報說明

         

        本部門財政規劃依據《縣級中期財政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編制通知要求,以及我部門“三定”規定職能和規劃期內重點工作任務編制。規劃所列內容真實、準確、完整,所提財政資金安排建議緊扣部門職能,已與涉及我部門的現行各類行業規劃內容充分銜接融合。我部門將根據縣財政批復的2024年部門預算、告知的2025-2026年收支規劃控制數和重點項目安排,加快年度預算執行,提前做好項目儲備,確保項目支出按要求細化到位,切實提高預算安排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嚴格按《預算法》及有關規定時限提出分配下達建議,并接受有關部門的審查監督。

         

                            部門負責人簽字(蓋章):

                                  2023年  月  日

         

        一、部門概況

        主要包括本部門的機構設置、職能、人員構成情況等。

        二、涉及本部門相關規劃實施情況

        主要包括現行涉及本部門、本行業的各類綜合和專業規劃(包括規劃名稱、文號、主要內容、涉及資金安排具體要求);現行各類規劃已實施完成情況、已實現的效果、存在的主要問題,預計仍需后期投資情況。

        三、部門規劃期重點任務及實施計劃

        主要包括在分析總結現行相關規劃實施情況的基礎上,圍繞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確定的本部門、本行業規劃期預期發展目標、重點工作任務,以及分年度主要任務和實施計劃等。

        四、實施財政規劃評估調整情況

        主要包括圍繞規劃期年度工作任務及實施計劃,對上一規劃期后兩年財政規劃實施評估調整總體情況,分年度較原規劃總體調整情況,近兩年本部門特定目標類項目績效評價情況,逐個特定目標類項目說明評估調整理由、依據、安排建議、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情況等;補充增加本規劃期第三年財政規劃情況。

        五、預算績效管理實施情況

        主要包括新增項目政策事前績效評估情況及結果、部門整體績效目標和項目支出績效目標設置情況、績效運行監控情況、預算績效評價情況及結果、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情況等。

        六、部門財政收支規劃安排建議情況

        (一)部門財政規劃總體安排建議情況。主要包括本部門分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基本支出、項目支出安排建議情況。

        (二)部門項目支出安排建議情況。主要包括各特定目標類項目建議安排的依據、理由、支出內容、資金測算過程、分年度資金安排建議、列入第一年年度預算資金細化情況、是否具備納入財政規劃和年度預算準入條件、排序情況等;運轉類項目支出重點說明本部門近兩年預算執行情況、建議分年度安排數額的依據、理由、主要支出內容、排序情況等。

        (三)部門組織征收非稅收入預計完成情況。主要包括分項目分年度預計組織征收非稅收入預計完成情況、增減因素分析、測算過程。

        (四)部門特定目標類項目清理整合和細化存在問題。主要包括本部門對特定目標類項目支出清理整合情況,說明特定目標類項目細化存在的問題。

        七、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主要包括預算管理理念是否轉變、現有項目確定方式是否已按中期財政規劃要求進行調整,與上級對口部門銜接情況,本部門、本行業規劃期內國家預計出臺的新政策等。

         

        附表:部門2024-2026年收支規劃建議表(通過預算編制系統下載)

         

        附件3

         

        縣級2024-2026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規劃和2024年預算編制說明

         

        一、編制范圍

        代表縣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機構、縣直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及其下屬機構、單位利用國有資產興辦或管理的國有獨資、國有控股和國有參股企業,以及從事生產經營的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以下統一簡稱為“企業”)納入縣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制范圍。

        履行出資人職責機構、縣直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為編報市級國有資本經營規劃的預算單位??h直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下屬機構、單位利用國有資產興辦或管理的國有企業,由相應預算單位統一履行國有資本經營規劃編報職責。

        二、編制重點

        縣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規劃。各預算單位應切實履行負責組織和監督本單位國有企業上繳國有資本收益的責任,確保全部企業編報收入預算建議??h屬企業在編制收入規劃建議時,應逐年預測盈利情況,認真測算應交國有資本收益規模。

        縣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規劃。按照“保證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支出主要用于推動縣屬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國有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及相關改革成本支出等方面。通過對縣級國有資本收益的合理分配及使用,推動國有經濟布局的戰略性調整,優化國有經濟產業結構。

        三、編制程序

        (一)前期準備階段。各有關部門和企業收集規劃期經濟形勢分析預測信息,結合上一規劃期編制情況,預測盈利情況,測算應交國有資本收益規模,收集企業發展項目情況及中長期規劃,研究企業支出項目規劃規模。

        (二)縣屬企業建議階段??h屬國有企業應分年度預測盈利情況,結合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資金狀況、項目輕重緩急及實施條件,編報本企業2024-2026年國有資本經營收支規劃。

        (三)主管部門審核階段。各主管部門要認真做好所屬企業國有資本經營規劃審核工作。對企業所報的國有資本經營規劃收入,根據掌握的經濟形勢信息和企業運行情況信息,對收入預測數進行修改完善;對所報的國有資本經營規劃支出,根據企業發展項目情況及中長期規劃,中央、省、市和縣有關產業政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要求,確定預算支出的重點和方向,按項目輕重緩急及實施條件,匯總平衡,完善支出規劃。

        (四)主管部門建議階段。各主管部門將審核匯總編制的縣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規劃(含編制報告和分年度縣級預算單位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表),于2023年10月20日前報縣財政局。

        縣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已納入部門預算統一管理,有關預算單位在上報本部門2024-2026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規劃時,應同時在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上報有關數據。

        (五)縣財政局編制本級預算。2024年的收支安排最終形成年度預算,按規定報縣人大會審查批準。2025和2026年的收支安排是規劃期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基本框架,縣財政局將結合財力狀況、項目輕重緩急、實施條件及以后年度各單位規劃建議統籌編制審核相應年度預算。

        四、編報要求

        (一)各縣級主管部門和國有企業要加強領導,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按照規定時間和要求認真做好本單位預算建議草案和預算支出項目規劃的編制工作,確??h級2024-2026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規劃編制工作順利完成。

        (二)縣屬企業應按照上級文件要求的預算編制格式和編制方法,分年度編制本單位規劃期內收支建議。建議要由基層單位編制,逐級匯總,各項數據要進行充分論證,做到準確、可靠,確保真實和完整。

        (三)主管部門要認真撰寫編制報告,對所屬企業的基本情況進行全面、完整的說明,包括企業戶數、經營狀況、行業分布和企業國有資本經營狀況。編報的支出規劃規模應同收入規劃規模相適應。各預算單位所屬機構和所管理的社會團體利用國有資產投資興辦的國有獨資和國有控股、參股企業以及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由各預算單位負責統一組織編報。

        (四)支出項目規劃要充分論證,申請材料應確??煽?、真實、完整。具體應包括以下內容:(1)申請資本性支出,應提供項目名稱、項目承擔企業基本情況、項目實施的主要內容和績效目標、項目立項依據、項目建設期、項目資金籌措等事項及有關材料;提供財務保障說明,包括自籌資金到位計劃,增加國有股本的保證書,健全財政資金使用管理制度等。(2)費用性支出,主要用于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相關支出和“僵尸企業”處置職工安置缺口支出,應提供有關證明文件和審核材料。各部門提出項目安排建議要按輕重緩急進行排序,縣財政將根據部門申報建議、綜合排序、實施條件、資金細化、績效目標等情況,按照納入財政規劃和年度預算的條件及財力狀況,將符合條件的項目納入規劃或預算。

        (五)各主管部門和縣屬企業在上報預算時,應同時報送支出項目績效目標。對于沒有績效目標或績效目標不明確的項目,縣財政原則上不安排??冃繕说脑O定應根據《河南省財政廳關于印發河南省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試行辦法的通知》(豫財企〔2013〕250號)等規定,合理確定績效目標,運用科學評價方法,做好執行中績效監控及績效評價工作。

         


        相關閱讀:《獲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編制縣級2024-2026年財政規劃及 2024年部門預算的通知 》政策解讀

        一圖讀懂丨獲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編制縣級2024-2026年財政規劃及2024年部門預算的通知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国产精品成年片在线观看,《欧美图片第1页》最新章节
          1. <li id="r2fzy"><acronym id="r2fzy"></acronym></li>
            <tbody id="r2fzy"></tbody>
          2. <button id="r2fzy"></button>
            <rp id="r2fzy"><acronym id="r2fzy"><u id="r2fzy"></u></acronym></rp>